11月23日棉市日報
鄭棉期貨
11月23日,鄭棉偏強震蕩,CF2301合約開盤13425元/噸,最低13335元/噸,盤終上漲60點報收于13410元/噸。疆內籽棉收購接近尾聲,加工公檢進度加快。下游市場弱勢依舊,需求并未改善,疫情多發以及訂單不足造成紡企開機率繼續下滑,后市預期仍不樂觀。整體看,新棉陸續上市,供應壓力逐步增加,當下倉單數量不足,對棉價存在支撐,預計鄭棉維持區間震蕩。
紐約期貨價格
11月22日,ICE3月合約82.42美分,漲264點;5月合約81.77美分,漲262點;成交量29909手,減少4679手。ICE棉花期貨盤中跌破80美分后觸及近兩周低點,而后在美元回落、股市和油價上漲的帶動下回升,盤面整體收復前日大部分失地。短期內棉價的波動受到宏觀面的影響,但最終的走勢將取決于需求狀況。本周四將迎來感恩節假期,分析師預計市場在假日前不會有明顯波動。
棉價跟蹤
11月23日,進口棉到港均價(M指數)102.63美分/磅,較22日漲2.38美分/磅,折1%關稅進口成本(不含港雜費)17711元/噸,折滑準稅進口成本(不含港雜費)17841元/噸;國內3128棉均價(B指數)15124元/噸,較22日跌7元/噸。新疆棉山東到廠價3128B級15210元/噸,較22日跌10元/噸;國家棉花基差指數CNCottonJ(CF2301)1566元/噸,較22日漲101元/噸;白棉3級籽棉全國均價6.39元/公斤,棉籽價3.04元/公斤,平均衣分37.92,折皮棉價11947.49元/噸(不含加工費用)+83.03元/噸。
棉市要聞
國內棉市:11月下旬,北疆大部分棉區籽棉采收工作已結束,籽棉收購價受籽棉等級及品質指標下降、交售量持續減少的影響穩中回落,幅度普遍在0.05-0.10元/公斤(博州下調幅度稍大),棉花加工企業的工作重心也轉向加工、銷售工作。
近期,南疆三大棉區機采棉收購價則小幅上行,籽棉收購價5.90-6.10元/公斤(40%衣分,“雙12%”以內水質)。由于11月份新疆部分棉區降溫降雪導致籽棉田間存儲難度較大,加之棉農預期的籽棉價格大幅上漲的希望破滅,籽棉交售全面提速。在疫情管控有所放松、皮棉加工利潤較好的吸引下,疆內軋花廠紛紛開足馬力收購加工,參與2022/23年度新疆棉花公證檢驗的企業數量也持續增加。
據相關部門統計,11月中旬以來新疆棉公路發運量仍呈現環比大幅增長的態勢,尤其江蘇、山東、河南等重點棉花消費區發運增長幅度較大。北疆2022/23、2021/22年度機采棉成為近期發運的焦點,而南疆三大棉區則發運偏慢。原因概括如下:
一是2022/23年度北疆籽棉收購、加工、入庫、公檢進度大幅領先于南疆。據統計,截至11月16日北疆地區棉花加工量就已突破100萬噸。
二是從公檢結果來看,北疆棉花指標達到“雙29、雙30”的比例要高于南疆,貿易商、期現公司等前期詢價、采購重心在北疆。
三是相較南疆三大棉區,北疆昌吉、石河子、奎屯、塔城等棉區疫情防控相對寬松(尤其兵團團場及棉花監管庫),因此皮棉運輸、出入庫、公檢等壓力稍輕。
四是10月中旬以來,新疆棉公路運費、鐵路運費紛紛上漲,相較南疆,北疆具有運輸距離短、運費低、出疆快、手續便捷等優勢。
國際棉市:2022年三季度,美國服裝進口量增幅明顯減慢,同期進口價格出現上漲,進口額仍保持兩位數增長。
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三季度美國服裝進口量同比僅增長5.4%,但進口額同比增長26.2%。進口量增長減慢主要是因為對中國的進口增長同比下滑2.1%,而今年一二季度對中國進口量的增幅分別達到25.6%和19%。
今年三季度,美國對越南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亞、孟加拉國和柬埔寨服裝進口額的增幅在30-45%之間,美國買家繼續從中國轉向其他地區。今年上半年,疫情導致美國對中國的服裝進口下降,而新疆棉禁令使采購方加快與中國脫鉤。
今年三季度,美國對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的進口也遭遇類似的下降,原因是拉丁美洲國家的服裝單價上漲。
和疫情之前相比,今年三季度美國對中國的服裝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減少9%和15%,而對孟加拉國的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增長56%和71%。雖然中國占美國服裝進口的比重下降,但目前中國仍是美國服裝進口最大來源。
0人
- 每日推薦
- 股票頻道
- 要聞頻道
- 港股頻道


- 國常會重磅定調!新一輪降準要來
- 李大霄:重大利好政策超預期,市場也許會提前反應
- 幾何汽車、睿藍汽車官宣漲價 漲幅2000-6000元
- 國內首款Wi-Fi 7路由器即將亮相 A股哪些公司已著手布局?(附概念股)
- 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將舉行 信創概念股異動拉升
- 樓市金融16條發布 萬科授信2000億
- 【競價尋龍】24日競價成交量暴漲股搶先看
- 49股獲20家以上機構調研 常熟銀行最受關注
- 韓國發布“K半導體”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.6%
- “金融16條”正式發布!多家房企獲大額授信